| [1] | 邹才能, 董大忠, 王社教 , 等.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、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0,37(6):641-653. doi: 10.1016/S1876-3804(11)60001-3
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] | 马永生, 冯建辉, 牟泽辉 , 等. 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[J]. 中国工程科学, 2012,14(6):22-29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3] | 张大伟, 李玉喜, 张金川 , 等. 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[M]. 北京: 地质出版社, 2012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4] | 王志刚 . 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与启示[J].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, 2015,36(1):1-6. doi: 10.11743/ogg20150101
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5] | 郭旭升, 胡东风, 魏志红 , 等. 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勘探认识[J]. 中国石油勘探, 2016,21(3):24-37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6] | 孙健, 罗兵 .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对含气性的影响[J].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, 2016,37(6):809-818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7] | 翟刚毅, 包书景, 王玉芳 , 等. 古隆起边缘成藏模式与湖北宜昌页岩气重大发现[J]. 地球学报, 2017,38(4):441-447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8] | 马永生, 蔡勋育, 赵培荣 .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与实践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8,45(4):561-574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9] | 方志雄, 何希鹏 . 渝东南武隆向斜常压页岩气形成与演化[J].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, 2016,37(6):819-827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0] | 卞晓冰, 蒋廷学, 卫然 , 等. 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后排采控制参数优化[J].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, 2016,35(5):170-174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1] | 何希鹏, 张培先, 房大志 , 等. 渝东南彭水—武隆地区常压页岩气生产特征[J].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, 2018,25(5):72-79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2] | 何希鹏, 何贵松, 高玉巧 , 等.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富集高产规律[J]. 天然气工业, 2018,38(12):1-14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3] | 高玉巧, 蔡潇, 张培先 , 等.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五峰组—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与演化[J]. 天然气工业, 2018,38(12):15-25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4] | 潘仁芳, 李笑天, 金吉能 , 等.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常压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主控因素[J]. 天然气工业, 2018,38(12):26-36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5] | 马力, 陈焕疆, 甘克文 , 等.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[M]. 北京: 地质出版社, 2004: 59-82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6] | 袁玉松, 周雁, 邱登峰 , 等. 埋藏过程中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演化模式[J].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, 2015,36(5):822-827. doi: 10.11743/ogg20150514
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7] | 郭彤楼, 张汉荣 . 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形成与富集高产模式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4,41(1):28-36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8] | 金之钧, 胡宗全, 高波 , 等. 川东南地区五峰组—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与高产控制因素[J]. 地学前缘, 2016,23(1):1-10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19] | 何治亮, 聂海宽, 张钰莹 .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奥陶系五峰组—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[J]. 地学前缘, 2016,23(2):8-17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0] | 郭旭升, 胡东风, 李宇平 , 等. 涪陵页岩气田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[J]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7,44(4):481-491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1] | 何希鹏, 高玉巧, 唐显春 , 等. 渝东南地区常压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[J]. 天然气地球科学, 2017,28(4):654-664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2] | 余川, 聂海宽, 曾春林 , 等. 四川盆地东部下古生界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[J]. 地质学报, 2014,88(7):1311-1320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3] | ZHANG L C, LU S F, XIAO D S , et al. Characterization of full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macroscopic physical parameters in tight glutenites[J].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, 2017,38:434-449. | 
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							| [24] | 龙胜祥, 彭勇民, 刘华 , 等. 四川盆地东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微—纳米观地质特征[J]. 天然气工业, 2017,37(9):23-3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