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›› 2018, Vol. 8 ›› Issue (3): 40-45.
沈建军1,唐洪明1,王翼君1,龚小平2,于皓1
Shen Jianjun1,Tang Hongming1,Wang Yijun1,Gong Xiaoping2,Yu Hao1
摘要:
岐口18-1油田位于渤海西部,历经10余年的注水开发,现阶段油田注水困难。2013年对新钻开发井P13井密闭取心,该井岩心代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、无机垢堵塞等信息。通过对比早期探井和后期开发井储层中填隙物特征,结合低场核磁共振仪、电子探针、环境电子显微镜、阴极发光、岩石铸体薄片等多种手段研究储层中无机垢,明确了储层中垢晶的形成机理。研究表明,储层中早期的CaCO3胶结物呈连晶或斑状分布,为成岩阶段的产物;P13井岩心中含大量CaCO3垢,垢晶呈菱面体,粒径5 ~ 30 μm,自形程度好,主要分布于骨架颗粒表面及喉道处,且垢晶中Mg、Fe元素含量较高,是注水开发后结垢的产物。储层平均水敏损害率44.5 %,平均速敏损害率139.5 %,部分垢晶与水化膨胀后的黏土矿物,可运移的地层颗粒,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包裹形成复合包裹体,堆积在孔隙空间内损害储层。
中图分类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