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wait a minute...
图/表 详细信息
渤海复杂潜山油藏动静态特征识别方法及应用
闫建丽, 李超, 马栋, 李卓, 王鹏
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   2024, 14 (2): 308-316.   DOI:10.13809/j.cnki.cn32-1825/te.2024.02.016
摘要   (295 HTML7 PDF(pc) (6272KB)(225)  

渤海BZ油田主要为潜山碳酸盐岩油藏,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,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,裂缝、孔洞分布规律复杂,导致油井生产特征复杂、产量递减快、动静态储量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。为此,在常规测井资料、薄片和少量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,结合不稳定试井和生产特征等资料,建立了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动静态特征综合识别标准,渤海BZ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划分为裂缝型、裂缝-孔隙型、孔隙型3种类型储层;基于静态优质储层预测,综合考虑了储层的平面、纵向的非均质性,建立了三维数值试井模型,精细刻画识别了复杂井储层边界和连通状况,合理评价了动态储量,证实了太古界潜山含油气潜力,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,指导油田调整挖潜,并获得高产验证。



View image in article
图2 渤海BZ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
正文中引用本图/表的段落
该类型储层裂缝非常发育,溶蚀孔洞沿裂缝呈串珠状发育,裂缝不仅扩大了储集空间,还扩大了储层渗透性。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缝和溶蚀缝,构造缝出现的几率相对最高,缝的宽度约为0.01~1.00 mm,其特点是数量多,分布广,相互交织呈网状分布。该类储层全区稳定发育,但受古地貌和溶蚀作用控制,储层厚度变化大,约为60~120 m。储层有效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.0%~5.0%,平均有效孔隙度2.9%,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、渗透率关系来看(图2),储层具有孔隙度低、渗透率高的特征。部分井钻井过程中有泥浆漏失,测井响应特征为储层声波时差增高、密度降低,深、浅电阻率降低且差异明显,倾角范围变化大,裂缝较发育。从压力恢复双对数曲线上看,导数曲线呈快速上升,即线性流特征,表明储层裂缝相对发育,储层渗流能量较强,试井分析有效渗透率介于(52~89)×10-3 μm2。从生产曲线上来看,该类型储层在开采过程中具有高产能特征,初期产油达300 m3/d,储层衰竭开发,产量递减快。该类型储层部分井边底水能量充足,见水后呈暴性水淹特征,产油量快速递减。
本文的其它图/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