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wait a minute...
图/表 详细信息
渤海复杂潜山油藏动静态特征识别方法及应用
闫建丽, 李超, 马栋, 李卓, 王鹏
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   2024, 14 (2): 308-316.   DOI:10.13809/j.cnki.cn32-1825/te.2024.02.016
摘要   (295 HTML7 PDF(pc) (6272KB)(225)  

渤海BZ油田主要为潜山碳酸盐岩油藏,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,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,裂缝、孔洞分布规律复杂,导致油井生产特征复杂、产量递减快、动静态储量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。为此,在常规测井资料、薄片和少量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,结合不稳定试井和生产特征等资料,建立了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动静态特征综合识别标准,渤海BZ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划分为裂缝型、裂缝-孔隙型、孔隙型3种类型储层;基于静态优质储层预测,综合考虑了储层的平面、纵向的非均质性,建立了三维数值试井模型,精细刻画识别了复杂井储层边界和连通状况,合理评价了动态储量,证实了太古界潜山含油气潜力,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,指导油田调整挖潜,并获得高产验证。



View image in article
图5 储层边界动态特征模式
正文中引用本图/表的段落
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,N3、N5、N7井的储层边界动态特征模式可能有2种(图5):①内好外差的径向复合油藏模型(图5a);②底部均钻到了太古界潜山地层,可能碳酸盐岩油藏与物性相对较差的太古界潜山油藏纵向沟通(图5b)。从单井双对数曲线特征分析来看(图6a、图6b、图6c),早期双重孔隙特征往往被井储影响掩盖,但随着储层的供给,导数曲线下凹,当压力传导到储层边界,储层物性变差,压力导数曲线呈上翘趋势,表明远端存在较差储层的压力供给,为复合型储层。
本文的其它图/表